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文化與民族是共生的,
全球化的時代,也正是民族主義的時代。

  西方國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和納粹屠殺後,對民族主義大多抱持著負面看法。然而,現代的民族主義,是一種「平凡的民族主義」,它如同文化一樣,深入生活各個面向,可以被建構,也如同國家認同,可以被操作,可以被選擇。

  可以說,民族主義百分之百是「全球性」的現象。

  ▍當代國際紛爭不斷,究其原因,與「民族主義」有極大關係。

  在二十世紀以前,大部分的自由主義者和馬克斯主義者都只當民族主義是「不經意出現的詞語」,尚未形成專業的理論,不值得進行思想上的論辯。到了1920-30年代,隨著海耶思、孔恩、史奈德和卡爾的出現,民族主義開始受到學院派的青睞,逐漸變成史學研究的顯學。1980年代則是民族主義研究的另一個轉捩點,各種民族主義理論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現,這些學者來自不同的學術領域,各自從自己的學術背景來詮釋民族主義,所建構的理論五花八門,反倒令一般的讀者看得眼花撩亂,無所適從。

  作者長年研究民族主義,深知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是支配當代社會,不論是國內政治或國際關係,極其重要的一股力量。為讓知識能走出學院的高牆,作者綜合多年教學經驗與對當今世界的觀察,將歷年研究的十篇精華集結成著。書中探討民族主義理論、族群認同理論、後現代理論、影視史學分析,議題觸及各國歷史與時事,包括:蘇格蘭公投、台灣保釣運動、辛亥革命、納粹屠殺等,論述層面具有學理深度,書寫筆觸卻通俗易懂,相信可為讀者開啟一條通往民族主義研究的捷徑。

本書特色

  ☆融合政治學、國際關係、影視分析等理論,論述深入淺出
  ☆國內、外各國案例旁徵博引,涵納古今歷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志平


  出生於金門烈嶼,高中畢業後來台。先後就讀於文化大學史學系、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獲文化大學史學博士,現任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著有《清末民初美國在華的企業投資》、《民族主義:理論與類型》、《金門行業文化史》、《夢回笠嶼》、《爺們的天空──金門學術研究略論》等書。
 

目錄

[自序]

▍Chapter 1 從蘇格蘭獨立公投看中國的地方自治―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
一、前言
二、分合的意涵
三、中國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四、西方歷史上的統一與分裂
五、統獨論戰與民族主義思考
六、結論

▍Chapter 2 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保釣運動的虛與實
一、前言  
二、釣魚台之歷史與法理爭議
三、保釣運動的發生及其遺緒
四、保釣運動與國家認同
五、結論

▍Chapter 3 影視史學與歷史現場重建―鏡頭下的辛亥革命
一、前言
二、影視史學的意義與發展
三、走入電影的辛亥革命
四、想像與真實之間的《國父傳》
五、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與歷史現場的重建
六、結論

▍Chapter 4 比較原生論與持久論對民族起源的解釋
一、前言
二、原生論的方法
三、持久論的觀點
四、評議
五、結論

▍Chapter 5 影視史學用於通識教育之商榷
一、前言
二、影視史學的意義與發展
三、歷史電影與影視史學的爭議
四、影視史學與歷史詮釋權
五、歷史劇情片與歷史重現
六、影視史學的趨勢與歷史教育的商榷
七、結論

▍Chapter 6 論Holocaust的研究與族群和解
一、前言
二、一個字各自表述
三、從反猶主義到大屠殺
四、從大屠殺到新反猶主義
五、大屠殺與族群認同
六、結論

▍Chapter 7 民族的肚臍――葛爾納與史密斯對民族起源的爭議
一、前言  
二、族裔、象徵與神話
三、文化與肚臍
四、沒有交集的相會
五、結論

▍Chapter 8 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與國家認同
一、前言
二、詞語的界定
三、愛國主義與民族主義
四、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
五、愛國主義與通識教育
六、結論

▍Chapter 9 民族主義分類之「二元論」思考
一、前言
二、西與東
三、好與壞
四、政治與文化
五、舊與新
六、意識與潛意識
七、其他二分法
八、結論

▍Chapter 10 後現代的民族主義結構
一、前言
二、世界主義的特殊心態
三、分離主義的民族主義
四、核心、邊陲、霸權
五、全球的/民族的、秩序/混亂
六、其他世界
七、封鎖
八、認同政治與領土

[參考文獻 ]
 
 

自序

  我唸碩士班時曾從柯立德神父研究民族主義,之後雖然轉換了研究方向,但民族主義這個意識型態一直在我心中縈繞。不但不曾離去,反而因年歲較長,對人情世故有更進一步的體悟後,逐漸能夠從汗牛充棟的民族主義文獻中,思索出一些自以為是的道理。這些年,我開授「多元文化與當代社會」,講述各種類型的文化,文化與民族是共生的,全球化的時代,也正是民族主義的時代。在這樣的情境與氛圍中,要不研究民族主義也難,因此,便自然而然地愛上民族主義。

  這本書收錄了十篇論文,一部分是期刊論文,一部分是研討會論文,有一篇是翻譯的文章。要想在學術殿堂混口飯,寫文章是基本維生技能,不發表文章就等著回家吃自己。也因此,論文的價值,通常只是遂行某種目的的手段。台灣學界發表的論文數量,位居世界前茅,但品質竟然不如開發中國家。這些論文,大概只有研究生會去查考,一般大眾很難,也不大會去讀,畢竟它們不像書籍,擺在架上,抽放容易,總會有人因好奇拿來翻翻。也因此,一些不太在乎評鑑或升等的學者,已將重心移到寫書。書最能呈現作者的性情與志向,甚至有可能讓人現世得利,後世留名。

  當然,我這本論文選輯,學術價值可能不大,但對我而言,卻有不一樣的意義。俗話說「弊帚自珍」,或如台灣人所說「歹子也是子」、「歹子也要疼﹗」這些文章,每一個字,每一個逗點都是我努力敲出來的;每一個註釋,都是細心查證的,耗費不少體力與心思,就這樣丟棄,不再聞問,於心不忍。如今出版方便,為自己留下一份研究紀錄,見證曾經走過的辛苦路,何樂不為!

  但是,還是有一些問題必須解決。首先,論文格式與書籍章節不同,例如註釋等,需要稍作調整,才適合閱讀。其次,論文常要接納審稿委員,或評論員的建議,作些違背自己創作理念的修正,實在是無可奈何,現在有機會把它改回來,呈現原意,這也是令人痛快的事。其三,雖然論文都與民族主義有關,內容其實有點五花八門,為了迎合研討會主題,常有掛羊頭賣狗肉的情形,即題目是一回事,內容又是一回事。藉此機會我作了修正,讓它名副其實。其四,每篇論文都是完整的個體,有其單獨的論述架構,但是將它們放在一起時,會發現有些敘事是相同的,重複的。這也無可奈何,這是論文寫作的通病,除非只有一篇,否則,誰都沒把握不會用到多年前的資料。

  另外,這篇翻譯文章,取材自網路,雖然不是嚴謹的著作,仍有其智慧財產權要尊重。我於十多年前寫升等論文時便已翻譯完成,未敢投稿,自是因為未取得授權。如今收入書中,也僅是留作紀念。翻譯是另一種形式的創作,我譯這篇文章的用功程度,不下於寫一篇論文,有很深的感情,於是收入書中,絕對不是要據為己有。

  無論如何,對出版這樣一本書,心中仍有些矛盾與掙扎。早已過知天命之年,偶而還是會在意俗世的眼光,善意或非善意的批評。雖然說學術研究的精神是有批評乃有進步,但學者的毛病經常就是過於自大與傲慢。為人處世,自當虛心受教;對於學術見解,要能擇善固執,堅持己見,人云亦云,無法成就志業。出版這本書,最讓人欣慰的是,不用再跟論文審查員吵架,打筆仗;不會讓他們氣到說,「要不要改隨便你,不審了!」當我講述「啟蒙運動時」,最愛引述伏爾泰的名言:「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對於讀者,我期盼也能有這樣的胸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34025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82頁 / 14.8 x 21 x 1.4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歷史電影與民族主義】

戲劇的結果我們已經知道,情人肯定會分離,但電影的結局卻不是悲劇,當然也不是喜劇。如果傳記電影涉及國家民族,或是對偉人的評價,乃至意識型態、民族主義等原本就具有爭議性的議題,除了歷史學家有意見外,一般國民也會抗議。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的《英雄本色》剛上映立即引來歷史迷的批評,影片中呈現的威廉華勒士(William Wallace)是個勇敢的英雄,是個好男人;但是在歷史迷的認知中,蘇格蘭人的華勒士跟英國人一樣殘忍,一樣手下不留情。電影中的華勒士已經不是單純的歷史人物,即便合於史實,但在民族主義的催情下,依舊充滿爭議。

電影承載民族主義最佳的例子是《聖雄甘地》,這部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八項大獎的電影,竟然是英國人主動拍攝的「反英」電影,而且更將印度國父―甘地神格化,塑造成一個聖人。導演在片子一開頭就說:「一部只有三個小時的電影,是不可能展現甘地的一生,影片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其可能忠實表現他的精神。」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歷史電影同樣有其潛藏的動機。

以最近剛上映的《孔子:決戰春秋》(Confucius, 2010)為例,對國人來,就好像一本立體化的教科書,以前讀《論語》,幾乎都是背書默寫、枯燥乏味到上課打瞌睡。電影卻能以影像來呈現,孔子一身教育理念、《論語》內文的意義、當時的歷史事件,讓人印象深刻,也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然而卻有一些網民認為,《孔子》並非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史詩影片,而是借孔子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立場,馴服國民。如果拍攝者真的有這種動機,歷史電影顯然淪落成政治的工具。
 

 

 

 

... 「一份西紅柿打滷面,謝謝阿姨!」中午飯點,中學學生小王來到學校食堂的人臉識別機前一刷,便領取了提前預訂好的配餐。這是某中學這個學期開始,學生從新建設的智慧食堂就餐的場景。 智慧食堂 為實現校園內教學、管理、服務的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學校新學期開學之際推出了「智慧食堂」,學生選餐、付費只需通過支付寶生活號上就能全部搞定,實現了學生點餐的提前化和智能化。 孩子想吃什麼飯菜,吃多少,全都自己說了算。學生根據自己喜好在智慧食堂選餐,食堂精準配料,不僅節約了食材,減少了浪費,家長親自參與點餐,知曉學生的每頓飯菜,對於家校聯合為學生學習做好了後勤保障。 智慧食堂,簡單地說就是,使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學生的個性化點餐,使學生吃得更好,吃得更有營養,家長更放心、更滿意。據孟黎介紹,智慧食堂的操作也很簡單。只要開通支付寶生活號,家長通過手機在周日零點前幫孩子點好下一周的每一餐,每天學生只需到餐廳窗口刷臉就餐就行。 其實,智慧食堂除了實現學生飲食個性化,減少了浪費,經過大數據還能實現飲食數據化分析,提供營養分析報告,為學生家長合理搭配膳食提供依據。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腳步。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實現教育現代化、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育質量,迫切需要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 學校必將結合自身教學管理實際,積極推動學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技術在管理中的應用,將傳統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從課堂的智慧化走向智慧食堂,最終還要在智慧宿舍、智慧安防、智慧圖書館、行為識別、軌跡管理、AR雲鏡系統,包括學校的各項管理中全面的走向智慧化。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xmnBO8N.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3218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北區兩側漸層髮型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太平秋冬髮色怎麼選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台灣大道附近完美的染髮效果學生染髮推薦髮廊新社解決布丁頭髮廊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大雅挑染顏色襯膚色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北屯頭皮護理 2020流行好整理卷髮台中燙髮推薦台中東區逗號瀏海推薦染髮店 梧棲男生髮型推薦的髮廊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北區染髮推薦后里電棒燙推薦染髮髮廊 神岡溫朔燙推薦染髮店 客製質感溫塑燙髮台中燙髮推薦大甲LOB髮型修改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 新社如何維持頭髮的顏色推薦髮廊 Dcard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本月精選好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